1、女神农以身试药不求闻达,赛华佗驱瘟神蜚声宇内。
横批:中国有你2、呦呦鹿鸣为萃青蒿素,款款心动决胜疟原虫。
3、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4、虚名不叫屠呦呦;实干才有诺贝尔。屠呦呦,女,药学家。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宁波,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在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学习。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
毕业后曾接受中医培训两年半,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期间前后晋升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药学家,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药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屠呦呦与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卡尔·兰德斯坦纳,奥地利著名医学家、生理学家,因1900年发现了A、B、O、AB四种血型中的前三种,在1930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生理学奖。
1902年,兰德斯坦纳的两名学生把实验范围扩大到155人,发现除了A、B、O三种血型外还存在着一种较为稀少的第四种类型,后来称为AB型。
到1927年经国际会议公认,采用兰德斯坦纳原定的字母命名,即确定血型有A、B、O、AB四种类型,至此现代血型系统正式确立。兰德斯坦纳也因贡献的意义重大,在1930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
在当时,以A、B、AB、O四种血型进行输血,偶尔还会发生输同型血后自然产生溶血现象。这对病人的生命安全是一个极大的威胁。
1927年,兰德斯坦纳与美国免疫学家菲利普·列文共同发现了血液中的M、N、P因子,从而比较科学,完整地解释了某些多次输同型血发生的溶血反应和妇产科中新生儿溶血症问题。
兰德斯坦纳的杰出贡献对于人类血型的杰出研究成果不仅为安全输血和治疗新生儿溶血症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而且对免疫学、遗传学、法医学都具有重大意义。